5月21日,中环股份主办的以智构、赋能、融合为主题的光伏智能大会在天津召开。
目前下游现状是,所有做下游的没有一家盈利,所有做下游的目前都在减产。保利协鑫 刘福(颗粒硅)我们06年以硅料进入光伏行业,现在继续重新聚焦硅料。
价格五万多的时候,那时候下游盈利是很高的,当时下游盈利水平是很高的。我完全能理解这种情况,光伏产业链是螺旋上升的。2021年1季度,我国硅片产量为52.5GW。我们今年做了如此大规模的扩产,是我们颗粒硅产品经过十年磨一剑,经过小试、中试到量产。我们集团是82年成立的,到目前距离2060年碳中和目标还有30年。
预计2021年全年产量为48万吨。去年疫情恢复后,多了很多其他因素,下游成本大幅增加:硅料持续涨价;玻璃和封装材料涨价;汇率影响和海运价格暴涨。最接近用户的分销终端,以及光伏+方案最有可能成为价值链上的核心环节。
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 我们相信什么,什么是对和错。而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如何全球化,如何让世界认识你,让世界尊重你。5月19日,新落成的晶科中心迎来了第一个公众开放日,现在晶科能源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海外第一大中国光伏品牌,产品销往160个国家,3000多个客户,截止到2020年底,行业首家累计出货量超过70GW的光伏企业。首先,晶科是一家有文化的公司,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打造。
晶科在这一点上的成功不仅在于科技研发的实力,更是因为它是一个有文化的公司、一个有远见的公司。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到世界,从世界到客户心里。
对于一家全球员工25000名,海外员工7000多个,分布在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企业,靠人管是不可能,靠制度也不够,文化包含能让25000个不同肤色、民族、背景、教育的员工一致认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其次,是晶科的效率,这同样来源于它务实和信任的文化、公平责任的决策机制、和科学的流程体系晶科能源将从传统的以电站客户为中心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分销客户为中心的模式,从组件销售向系统设备和解决方案业务延展5月19日,新落成的晶科中心迎来了第一个公众开放日,现在晶科能源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海外第一大中国光伏品牌,产品销往160个国家,3000多个客户,截止到2020年底,行业首家累计出货量超过70GW的光伏企业。对于一家全球员工25000名,海外员工7000多个,分布在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企业,靠人管是不可能,靠制度也不够,文化包含能让25000个不同肤色、民族、背景、教育的员工一致认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晶科已经敏锐地认识到,在正在到来的零碳时代,光伏作为载体,提供客户零碳解决方案,实现双碳目标,必定会成为碳中和时代的主导力量。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 我们相信什么,什么是对和错。晶科在这一点上的成功不仅在于科技研发的实力,更是因为它是一个有文化的公司、一个有远见的公司。其次,是晶科的效率,这同样来源于它务实和信任的文化、公平责任的决策机制、和科学的流程体系晶科能源将从传统的以电站客户为中心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分销客户为中心的模式,从组件销售向系统设备和解决方案业务延展。
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到世界,从世界到客户心里。正如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曾经说过的。
首先,晶科是一家有文化的公司,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打造。最接近用户的分销终端,以及光伏+方案最有可能成为价值链上的核心环节。
而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如何全球化,如何让世界认识你,让世界尊重你。规模、资本和速度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而言,不是难事通知规定,2018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将不再补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发出了警示: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产业链企业越是处在优势地位时,越是在供不应求时,越要居安思危,站在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思考。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74-200元/ kg,成交均价为194元/ kg;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72-198元/ kg,成交均价为190万元/ kg。其中新疆已建、在建12万吨,计划通过技改达到20万吨。
积极筹划登陆科创板的新疆大全也没有落后,它希望借助资本手段加大产业投入。目前,保利协鑫在徐州的多晶硅产能置换6万吨,现有产能1万吨,计划于今年6月前增加至2万吨,年底前增加至3万吨。
风电机组月度公开投标均价(来源:金风科技)去年下半年,当风电抢装潮渐渐退去后,风电机组投标均价开始断崖式下降。目标实现的时候不是应该庆祝的时候,而是应该重新定义目标的时候。
尽管如此,经历过数次跌宕起伏的光伏企业依然理性。近期,风机价格更是跌到低于2000元/kw。
如叶片所用原材料环氧树脂价格飙涨至3万元,突破十年来的高点。紧缺带来的原材料涨价与今日的光伏如出一辙。每年新能源新增装机一亿千瓦左右的预期,让整个行业如烈火烹油。在期待多晶硅价格回归正常的同时,很多企业开始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进一步储备竞争力。
客观来看,由于多晶硅生产环节属于高投入、高技术、长周期行业,曾经长期处于亏损边缘,因此多晶硅企业扩产动力有限,也少有外界资本涉入。内蒙规划了30万吨的项目,包括工业硅的配套。
此外,光伏需求的季节波动性较大,存在一定错配。光伏原材料多晶硅的疯狂涨价亦传导至下游,也给下游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而涨价狂欢一直持续,有各产业链环节需求传导不均的因素:硅料产能扩产周期长,下游硅片、电池片环节由于连续多年维持相对较的高盈利水平,企业自身扩产能力充足,也吸引了大量外界资本进入,大规模扩产相对快速很多。自2021年开年以来,硅料价格持续猛涨。
电池厂商首先成为双面受挤的夹心饼干。本质上,硅料供不应求仍是价格上涨的核心因素。成本的上升使户用、工商业分布式业主与安装商放缓脚步,甚至被迫停滞。风电机组月度公开投标均价(来源:金风科技)今年,一些深耕风电的开发商开始把发展新能源的重心转入光伏领域。
希望通过此举把价格恢复到去年上半年,也就是50-60元/kg的水平。硅料价格连续上涨已倒逼下游企业进行技术革新。
电站终端用户成为蝴蝶效应的最终承接者。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如果硅料价格上涨10元/公斤,对应硅片的成本上涨0.18元/片,需减薄18微米厚度才可保持硅片单价维持不变。
整机商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困难的环境中,我们的策略是,失血的订单坚决不做,宁愿减产停产。
留言0